2022年10月4日,华中农业大学第一届农产品全产业链技能竞赛落下帷幕。本次竞赛于2022年4月报名启动,共有来自植科、动医动科、生科、外院、经管、公管、食科、园林、工学、理学、文法、资环12个学院的29组130余名学生参加了比赛。近六个月的时间,参赛的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收获。
创新精耕细作,收获累累硕果
参赛小组“土地征服者”经论证栽培、管理、成本和销售等多方面因素,确定了以紫苏为主,搭配向日葵、栀子和薄荷的香料植物栽培方案。经过两个月的辛勤栽培和管理,将收获的紫苏加工成紫苏汁新型饮品进行销售,并将紫苏古名“荏苒”融入产品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的创新,使得产品更具古韵,不仅受到广大师生一致好评,产品更是上市即售罄。无独有偶,“没事就吃溜溜梅的白雪公组”选择了栽培薄荷、艾草和专门从新疆引进的薰衣草三种植物。参赛同学有计划地在不同节气推出以不同香料植物为原料的文创产品,采收的三种香料加工后装进印有华农logo的香囊,两百个香囊一经上线即销售一空。
“立大功汪汪队”选择把竞赛和科研梦想深度结合。通过引入华农科研成果“华农寡壳糖”并设置对照试验,辣椒和空心菜分别增产9%和12%。凭借此次试验结果,小组成员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分赛并获铜奖。其他小组的农产品创意产业链同样经受住了市场和公众的考验,获得了较好的成果与收益。
分享丰收喜悦,成果持续升温
农产品全产业链技能竞赛已经结束,但其丰收喜悦在同学们的分享中得到传递,丰收成果在奉献中不断升温。参赛小组“土地征服者”选择将销售收益的30%捐赠给红杜鹃支教团,用作活动资金支持乡村支教活动;“没事就吃溜溜梅的白雪公组”的同学们把销售所得的部分资金捐赠给了福建省泉州晚晴扶老公益服务中心,助力开办免费餐厅、开展文体活动等扶老与支教公益服务。
植物生产类2108班王世琛表示,“我们传递的是爱与尊重,收获的是喜悦与感动”。正如“立大功汪汪队”小组将多余的蔬菜等产品拿出赠予同学朋友、进行师生互赠时所坚信的那样,同学们在本次农产品全产业链技能竞赛中收获的不仅仅是农产品的生产经验、商品收益,更是通过自身努力奉献社会,惠及他人的责任与博爱。这样的丰收才不愧于充满汗水与困难的耕耘。
汗水浇灌成长,收获人生理想
长达半年的比赛,弱小的幼苗历经翻地、施肥、浇水、整枝、绑蔓,逐渐成长为茁壮的作物,参赛同学们收获的不仅是成熟的农产品、娴熟的农业种植经验,更是对生命成长的感动。植物生产类2108班刘舒菡说道:“我们都深深感悟到了生命与土地的伟大”。而这同样是参赛同学们内心真实的写照。远离熟悉的家乡,来到陌生的大学,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奋斗,同学们所收获的成长远比自己想象的要多。从刚开始看见农业二字便觉得“吾命休矣“的无措,到看见自己的作物成熟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从最初的迷茫“佛系”,到现在对理想的明确坚定,同学们用这次比赛证明着自己的能力,坚定了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信念。
通过本次竞赛,更多的同学从失败中总结了丰富的经验。来自园艺2102班的马若禺说道“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是团队的力量却是无比强大的。”他们共同收获的不仅是青春肆意挥洒的汗水,还有劳动的喜悦,坚定的理想。“通过这个比赛,不仅使我学习了更多的农业知识与技能,更让我深入了解了我们的专业”,植物生产类2108班刘舒菡表示,未来她将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更加坚定为未来农业发展作贡献的决心与学农爱农的人生理想。
最终,经来自植科、园林和农业微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的评委打分,一等奖桂冠被“golden tomato”小组摘得。
据悉,此次竞赛旨在模拟生产实际,为学生提供从策划、栽培、田间管理到采收、加工和销售的全流程实践的机会。在实践过程中,深度融合劳动教育和耕读教育,不仅让学生体验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更使学生收获了有益人生发展的宝贵经历。
文字:莫永强、窦化鹏
审核:罗朝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