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下午,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姚江林为十大正规外围买球平台2022级学生讲授形势政策课。姚江林以“粮食安全与农大责任”为题,围绕粮食安全的内涵、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粮食安全面对的危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以及农大学子的责任和使命五个部分进行讲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在吃饭问题上被‘卡脖子’,就会一剑封喉。”我们要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筑牢大国粮食安全根基。据此,姚江林引出粮食安全的概念以及粮食安全的国际标准。

接着,姚江林从粮食产量、耕地面积两个方面着手,剖析中国粮食现状。他谈到,从2015年到现在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七年保证在粮食安全线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超高的粮食自给率需要健全的粮食储备系统,他表示,“粮食的生产、加工和储备的全产业链怎么衔接,这是在座每一位同学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你觉得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面对着哪些挑战?”针对姚江林的问题,同学们纷纷围绕粮食大量依赖进口、病虫害威胁、外来物种入侵、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转基因粮食安全等方面回答。“从中长期看,中国粮食供求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姚江林表示,随着国内食物消费升级,粮食消费需求将继续处于扩张阶段,这必将消耗更多原材料。另一方面,国家粮食进口量不断攀升,农产品和食品进口高度集中于副食品及大豆等主要饲料,且进口来源地、进口通道较为集中,容易被“卡脖子”。姚江林还详细讲解了种质资源、生物编辑技术和分子育种关键设备和试剂短缺的现状问题。


随后,姚江林以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为切入点,与大家共同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农业科技创新的工作重点。他认为,我国的大豆、油料自给率偏低,生猪、奶牛等核心良种的自给率与我国粮食作物核心种源自给率相比还有差距,种源压力巨大,“与此同时,中国的农药使用量、粮食的智能化加工和储运过程中的保鲜减损等问题也亟需解决”,他期盼同学们能够积极投身农业建设,为农业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最后,姚江林介绍了张启发院士、傅廷栋院士、邓秀新院士等科学家科研报国故事。他借此向同学们提问“作为新时代的华农学子,应该如何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来自植生2202班的游宇回答道,“扎实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借助学院‘三田三早’实践平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文字:郭颖
摄影:段丁华
审核: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