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午,十大正规外围买球平台副教授刘立军以《作物栽培新技术》为主题,在四教C206教室开展了“课程思政”名师示范课,多名专业教师参与课堂观摩。
“新时代,新面貌,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新的事物,提到农业新技术,大家首先能想到什么?”刘立军以雨课堂提问互动的方式进行开场,为大家介绍现代作物生产的发展趋势。通过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的新兴技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智慧农业发展,通过发展农业机械化解决人工资源紧缺、生产成本较高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系列问题。他说道:“希望不远的将来,能够实现农民真富,农村真美,农业真幸福的美好愿景”。
紧接着,刘立军向同学们分享我国机械化发展发生的巨大变化。他提到中国用了一个甲子的时间,在无数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之下,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减少了种植耕作成本,使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部分耕作已经实现机械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以再生稻机械化发展为例,详细讲解了将农机和农艺相融合是实现作物机械化生产的关键。
刘立军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彭少兵教授的科研探索之路,对培育再生稻良种、头季稻机收碾压导致再生季成熟度不一致等问题一一进行探索,才有了湖北机收再生稻代替传统再生稻并快速发展的局面。由此告诉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
“不断地创新和交叉学科学习是很有必要的。”“科研需要时间的沉淀。”“多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可以提高科研水平。”“不断创新,推动学科发展,结合实际,促进多学科融合。”同学们纷纷感叹多学科融合、持续学习、科研精神的重要性。
课堂结束后,刘立军向在场听课教师们分享了该课程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课堂讲稿等材料,供大家翻阅、讨论交流。老师们表示:“课堂讲解中刘老师将栽培新技术与现在国家发展总需求有机结合,介绍大家身边的科研工作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案例,向学生传输了科研奋斗精神,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如盐入味”的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且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案例,值得大家学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