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永睿做报告 (彭奕鸣摄)
孔凡江做报告 (彭奕鸣摄)
与会者提问余晓文 (彭奕鸣摄)
11月9日下午,第十九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作物基因挖掘与分子育种分会场学术报告在武汉欧亚会展国际酒店的欧亚AB厅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六百余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研讨作物基因与分子育种的最新研究进展,会议由李霞和王益华主持。
中国农业大学田丰教授首先带来了题为“玉米驯化与适应的分子遗传基础”的报告。他指出,玉米的驯化和适应中伴随着广泛的基因表达和代谢分化,突变种的调控在玉米进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水稻研究所王克剑研究员介绍了无融合生殖与有性生殖以及无融合生殖对杂种优势的固定的意义,报告了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实现水稻无融合生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晓杰则详细讲述了小麦蛋白激酶基因失活对锈菌的作用。华中农业大学金双侠教授以“棉花基因编辑及分子育种进展”为题,围绕棉花研究进展、基因编辑系列工具开发、基因编辑在棉花分子育种中的应用等方面向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相关研究成果。
对于现代玉米育种的遗传改良,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王宝宝研究员指出,优良等位基因的持续积累是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改良的关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刘君研究员以“大规模基因挖掘技术快速克隆作物功能基因”为题探讨了大规模基因挖掘技术对提高作物遗传育种的精准性、高效性以及实现作物功能基因快速筛选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胡斌研究员作了题为“水稻氮高效利用遗传位点挖掘”的报告,他从NRT1.1B自然变异、氮磷协同利用、分蘖氮响应等角度介绍了NRT1.1B和OsTCP19调控作物氮元素利用效率中的作用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梁婉琪研究员就环境变化的条件下,热敏性缺陷对水稻花序和小穗发育的影响进行了报告。南京农业大学余晓文教授介绍了水稻自私基因控制杂种不育的分子遗传机制,并介绍了水稻自私基因的克隆和功能,阐述了自私基因的演化规律以及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创制亲和材料的新策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巫永睿研究员介绍了玉米硬质胚乳形成的分子遗传机制。
广州大学孔凡江教授以“大豆光周期适应性控制基因的自然变异与人工选择”为题,讲述了光周期对大豆生育期、适应性和单株产量的影响。他指出,人们在大豆的驯化过程中对大豆中PRR3同源基因的定向选择降低了大豆对光周期的敏感度。
文字:何庚达
摄影:彭奕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