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产业扶贫基地,感受“造血”式扶贫力量
——江西省赣州市竹溪村产业扶贫调研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清远市连江口镇连樟村考察时说,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为了解家乡产业扶贫的政策和具体实施情况,十大正规外围买球平台的李雪倩走进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上堡乡竹溪村产业扶贫基地,通过实地调研,切身感受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竹溪村产业扶贫基地
因地制宜+特色农产品=产业振兴
基地种植区种有多种农作物,包括水稻、红薯、花生、大豆、柑橘等,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水稻。水稻是喜温喜水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也比较高,而竹溪村早春温暖多雨,夏秋季节光照充足,再加上修建的梯田具有十分显著的蓄水、保土和增产作用,通风透光条件也比较好,使得水稻种植成为当地的优势产业之一。此外,村中成立的竹溪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耕作生态水稻,打造梯田景色的同时,结合上堡梯田客家农耕文化景区特点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品牌影响力,生产销售具有上堡地方特色的深山梯田优质大米,开发经营上堡黄年米果、客家梯田上堡水酒等产品,使得竹溪村的水稻种植产业不断振兴。
村民收割早稻
双季稻+稻田养鱼=探增产路
据水稻种植合作社发起人之一郭名红介绍,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今年竹溪村将近60亩的耕地由种植单季稻改为了种植双季稻,同时还复垦了150多亩的荒芜耕地。此外,今年还在稻田中放入了小鱼苗,比起在普通的池塘中养殖,鱼苗的生长速度大大加快,同时鱼儿会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从而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一般可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但由于鱼苗的加入,今年稻田中除草剂和除虫剂的用量都比较少,使得稻子的长势和产量并不乐观,而许多鱼苗也被持续的大雨冲击到河里而损失。双季稻的种植以及稻田养鱼技术的创新,都是村民在增产路上的努力尝试,但要实现增产,仍然需要更多的探究和实践。
竹溪村稻田养鱼基地
专业合作社+贫困户=脱贫增收
据郭名红介绍,产业扶贫基地的农作物都是由村中成立的竹溪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发起种植的,合作社的发起人中有5户属于村中的精准扶贫户。合作社最初通过发起荒芜耕地的种植业,引领村中的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一些收入。为了全力配合精准脱贫工作,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始终认真做好带贫益贫工作:2017年为11户贫困户增收113200元;2018年为14户贫困户增收64660元;2019年为16户贫困户增收91450元,3年共带贫益贫269310元。在合作社的引领和贫困户自己的努力下,不仅解决了部分村民的临时务工就业问题,更使得不少贫困户走上脱贫之路。“在村子里干活,一个月大概能赚到3000块钱,还能照顾到家里,真的很不错了。”李亦芳是村中的贫困户,每天干完自己家里的农活就到基地参与劳作,不仅挣了一份工资,还照顾了家庭。
李雪倩采访正在稻田里忙碌的村民
产业是脱贫的根基,要真正实现贫困人口增收并稳定脱贫,首先必须立足于产业:挖掘地方特色,壮大优势产业;结合地方实际,不断探究寻求产业发展;其次必须紧密结合贫困人口的利益,提高贫困人口的自主脱贫能力,真正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开发式”扶贫到“参与式”扶贫的转变;此外,扶贫还需扶智,目前竹溪村的生产种植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方式,缺乏先进的技术,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和成本,因此必须结合科技的力量,引入更加现代的农业技术,开拓更加先进的发展思路。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战的一把利器,为贫困地区的发展不断注入着强大的动力,只有用好这把利器,才能真正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文字记者:十大正规外围买球平台赴江西赣州竹溪村脱贫攻坚个人实践队 李雪倩
摄影记者:十大正规外围买球平台赴江西赣州竹溪村脱贫攻坚个人实践队 李雪倩
审核人:十大正规外围买球平台2018级辅导员 张涛